陇南官鹅沟
走进甘肃陇南的官鹅沟国家森林公园,就想起唐代诗人王维的名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整个山沟与林木结友,随溪水蜿蜒。我们去时因不是秋季缺了些许斑斓色彩,但有清风朗日小桥流水茂密林木为伴,仍不失为一个健步游览的好去处。





从官鹅沟我们驱车来到甘南迭部县城。傍晚漫步县城广场,那里的藏族广场舞让我久久观赏不舍离去。款式色彩统一的藏族舞裙,整齐划一的动作,灵活多变的队形,配上浓郁的藏族风舞曲,特色鲜明魅力独到,吸引了大批群众围观。伴着落日余晖和喷泉横幅,舞者跳得开心跳得自豪,观者看得投入看得愉悦,二者相互呼应,勾勒出一幅动人的和谐民生的画面。




入夜,景观灯亮起。没想到这是甘南一个偏僻小县的夜景吧。



第二天,驾车驶入川西诺尔盖大草原。辽阔无垠的草甸极目远眺不见边际,远处雪山在云霞水汽的映衬下飘渺神秘宛若仙境。可惜季节不对,大地满目寂寥,有“天苍苍,野茫茫”的气势,无“风吹草低见牛羊”的丰满。




中国西部县域经济的崛起,是我此行的最大感触。按说甘南川西都是国家经济欠发达地区,但我们所经过的城镇乡村,在基础设施通讯电力生活用品供应等方面与沿海发达省市看不出多大差别。从沿路接触的各色人等的脸上,我读到了他们对基本摆脱贫困的满意和对未来更加美好生活的希冀……
到腊子口
“腊子口上降神兵,百丈悬崖当云梯”。不身临其境,很难理解长征组歌的这句歌词,更难想象当年红军怎么从几乎垂直的山崖攀缘而上克敌制胜,崇敬之情油然胸中。没想到的是,腊子口不仅有兵家必争之地的险峻,还有自然风景的秀美和民风民俗的纯朴。这里林木葱茏溪水潺潺,天朗气清百花争艳;走在崭新的栈道上,一边观青赏景,一边细细研读两旁石壁上雕刻的长征史实;自然与人文交汇,历史与现实互诉,这种多元融合的旅行体验真的让人心旷情怡!
想找个人帮忙拍张合影,旁边一位甘肃妹子欣然允诺。拿起手机,她先是仔细了解该机功能,而后选角度、找光线,按下快门后又问我们是否满意,如不满意再重拍。这份耐心细致周到,让我们在对历史景点的敬仰之外,又增加一份对当地人民的尊重。
虽然只是路过随访,但这里的厚重历史旖旎风光和暖暖民心,让腊子口从教科书走进我的心中,走进我恒久美好的记忆中!






仙境毕棚沟
天的高远、山的圣洁、水的澄澈、木的葱茏、花的鲜翠,空气的清新,管理的精致;所有这一切集合在一起,就叫做毕棚沟,一个位于四川理县的国家生态保护示范园区。

在山间,在湖边,在瀑布,到处浮现着缥缥缈缈的云雾;这是要我们羽化而登仙吗?




园区真大也真静啊!林深路险曲径通幽,在森林后面雪山深处,是否真有一个神秘的童话王国?


从来没觉得高耸的雪山离我们这么近,好像伸手就可以摸到。


远方来客,或形单影只或成群结队,流连忘返在海拔3500米的高山湖边


与结伴而行的旅友们合影




路遇几位来自成都重庆的姑娘们,一起开心一下吧。年青真好!


毕棚沟仙境般的山水是大自然的馈赠,更得益于当地政府人民近乎苛刻的环境保护措施。大自然是我们唯一的家园共同的财富,让我们一起来呵护她吧!
平乐古镇。
5月17号,经雅安奔邛崃为的是看朋友推荐的平乐古镇。
平乐镇早在公元前150年的西汉元年,这里就已形成集镇,并开始兴旺发达。穿镇而过的白沫江见证着平乐两千多年的历史。


一江分三水”的独特格局,使平乐在白沫江的滋养下,形成了灿烂的八大文化(水、火、贡茶、铁、纸、民风民俗、路、宗教文化)及独特的建筑风格。加之平乐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平乐自古便成为“茶马古道第一镇、南丝绸之路的第一驿站”。
没有成为网红的它悄声无息,初探街区以为无人呢,在一位环卫工人的指点下才看到进门。哇哦!街景扑面而来——古朴,恬静。一座几百年前修建的古桥将古镇一分为二,遥遥相望于江水两岸,弯曲厚重的河床默默承载着江城的岁岁年年。



除却与别家古镇一样的历史悠久,人文鼎蔚外,平乐古镇的古榕树、老白沫江、沿江而建的吊脚、青石铺成的街道,屹立百年的民居,浸染成它独有的水光山色。






试想,古老的码头,来来往往的商船,进进出出的行人,有声有色的叫卖吆喝……不也是一幅融古贯今的清明上河图?!
对古镇粗粗的审视 ,细节处能体会出它的浪漫之处。
不同民宿的风格,辣香诱人的美食,精巧灵活的手艺,平和善良的村民,太想浅醉闲眠在古镇些时日了。






就是时间有限来不及再去看看竹海,看看有历史有故事的大院……
住在四川的女友说:在四川比这更好的古镇有好多处呢!
天呐,什么时候再来呀!